【AI闪卡】【面经热点】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什么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是由 Anthropic 提出的 AI 通用接口标准,旨在为 AI 提供统一的通信协议,使其能够无缝连接各种外部工具(如浏览器、数据库、代码库等),直接执行现实世界中的任务。MCP 解决了 AI 信息孤岛和依赖编程的短板,通过 AI 管家(Host)、跑腿小哥(Client)和工具仓库(Server)三大核心组成,实现多轮调用、
面试热点科普:什么是 MCP?
大家好~最近在参加大厂后端开发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到是否关注 AI 相关发展。其中一个超级热门话题就是 MCP。今天带大家快速了解 MCP 的核心概念,确保在面试中不再尴尬,顺利拿下技术印象分!
并且在文章最后会为大家做好面试模拟并附上100字速答(说话干脆不啰嗦,极大提高印象分)
1. 什么是 MCP?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 是由 Anthropic(Claude 的开发公司)提出的 AI “通用接口标准”。可以理解为 AI 界的 USB-C 接口 —— 它建立了一套统一的通信协议,让 AI 能够无缝连接各种外部工具(如浏览器、数据库、代码库等),直接执行现实世界中的任务。
🌰 举个栗子:你让 AI 帮忙写代码,它不仅能完成,还能直接把代码提交到 GitHub,全程无需你手动操作!
2. 为什么需要 MCP?
以往 AI 有两个“短板”:
- 信息孤岛:AI 无法直接访问你的本地工具或网络服务。
- 依赖编程:想让 AI 做点正事,必须程序员先写对接代码。
MCP 的优势:
- 给 AI 装上了一个 “多语言翻译器”
- 让它可以 直接理解并操作 各类工具
-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自主协作 + 自动执行”
3. MCP 的三大核心组成
1. 🧑💼 AI 管家(Host)
- 你与 AI 对话的前端界面
- 比如 Claude 的桌面或移动应用
- 是整个 MCP 系统的“指挥中心”
2. 🚚 跑腿小哥(Client)
- 承担“请求中转员”的角色
- 将 Host 的请求发送给相应工具(Server),再把结果带回来
- 比如你说“帮我整理 Excel 表”,小哥会调用工具读取并处理数据
3. 🧰 工具仓库(Server)
- 存放各类可调用工具的库房,按来源分为两类:
- 本地仓库:如本机文件、桌面应用(比如文件管理器、Excel 等)
- 云端仓库:如 Web API、在线服务(天气查询、邮件、钉钉等)
每个工具都有“专属管理员”来处理请求:
- 文件管理员:可按文件名、类型快速查找
- 邮件管理员:可按时间、标签筛选未读邮件
4. MCP 与传统 API / Function Call 的对比
特性 | MCP | API | Function Calling |
---|---|---|---|
能力 | AI 自动调度、执行复杂任务 | 每次调用只能解决一个问题 | 只能控制预设工具或服务 |
执行模式 | 多轮调用、状态感知、自主协作 | 请求-响应、无上下文 | 快捷指令式 |
场景体验 | 像给 AI 装了一个“智能工具箱” | 类似传统的固定电话 | 像智能音箱中的快捷操作 |
举个例子:
你说“帮我订一趟去上海的旅行”,
- MCP 会自主查航班、比价格、订酒店,还能实时报告进度
- API 只能单独问一次“查航班”、再问一次“订酒店”…
- Function Call 只能调用固定的旅行订票模块,无法组合多个任务
✅ 总结:MCP 重要性一目了然!
-
为什么面试会被问到 MCP?
👉 它可能成为未来 AI 工具链的基础设施,就像 USB-C 改变了硬件生态一样! -
该怎么准备?
👉 理解 MCP 的概念、组成和作用,掌握它与传统接口方案的区别,在面试时提到这点,能够大大加分!
MCP 面试问答速记(后端方向)
本文整理了 MCP 相关的后端开发面试高频问题,并附上 100 字以内的精准回答,帮助你快速应对大厂面试提问。
❓ 问题 1:你了解 MCP 吗?它的核心作用是什么?
标准回答: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 Anthropic 提出的模型上下文协议,旨在为 AI 提供统一的接口标准。它打通了 AI 与外部工具之间的交互链路,使大模型具备直接调用本地或云端服务的能力,实现真正的“智能执行”。
❓ 问题 2:MCP 和传统 API 或 Function Call 有什么区别?
标准回答:
MCP 支持 AI 多轮调用、状态保持和任务协作,相当于一个智能工具箱;而传统 API 是一次性调用,缺乏上下文,Function Call 则仅限于预设工具控制,灵活性较低。
❓ 问题 3:MCP 的架构组成是怎样的?
标准回答:
MCP 包括 Host(AI 管家,用户界面)、Client(请求中转)、Server(工具仓库)。三者协同让 AI 能够像“人”一样主动调度工具,完成复杂任务。
❓ 问题 4:后端开发中 MCP 有哪些落地场景?
标准回答:
MCP 可用于构建具备自动执行能力的智能助手,如代码生成后自动提交 Git、自动生成并发送邮件、读取和分析数据库数据等,实现后端工作流程自动化。
❓ 问题 5:你如何看待 MCP 对未来 AI 系统架构的影响?
标准回答:
MCP 有望成为 AI 系统的底层连接协议,提升大模型在生产环境的可执行性和扩展性,是“从智能问答走向智能执行”的关键一步。
📌 温馨提示:建议结合具体项目谈谈你对 MCP 的理解和可能落地方式,会更具实战说服力哦!
让我们一起保持对 AI 的敏感嗅觉,拥抱技术浪潮,面试必胜!🎯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