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复习总结3
星型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是它没有指定任何活动次序,可以从一个活动切换至任何一个活动,但是必须经由“评估”活动,每一个活动结束之后都必须对他的结果进行评估。首先需要明确用户的定义:用户是直接与产品交互,以期望完成某个任务的人。用户的分类为:主要用户、二级用户、三级用户。
·
3. 交互设计过程
3.1 交互设计过程
3.1.1 交互设计的基本活动
- 标识用户需要并建立需求
- 开发满足需求的候选设计方案
- 构建设计的交互版本
- 评估设计
3.1.2 关键特征
- 以用户为中心
- 稳定的可用性标准
- 迭代
3.2 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3.2.1 如何选取用户
首先需要明确用户的定义:用户是直接与产品交互,以期望完成某个任务的人。
用户的分类为:主要用户、二级用户、三级用户。
- 主要用户:经常使用系统的用户
- 二级用户:偶尔使用系统或者通过中间人使用系统的用户
- 三级用户:引入系统会影响到的人员以及影像系统购买的人员
3.2.2 如何明确需求
- 理解用户的特征和能力
- 开发者自己需要的产品或者是类似产品
3.2.3 如何提出候选方案
- 候选方案来源于个别涉及人员的才干和创造力
- 候选方案来自考虑其他相似的设计
- 候选设计方案是有限的
3.2.4 如何选择候选方案
- 让用户和涉众与各种方案相交互,并听取他们的体验、偏好和改进建议。
- 产品质量:期望产品达到某个层次的质量标准
3.3 交互设计生命周期模型、
3.3.1 星型生命周期模型
星型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是它没有指定任何活动次序,可以从一个活动切换至任何一个活动,但是必须经由“评估”活动,每一个活动结束之后都必须对他的结果进行评估。
3.3.2 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
3.4 交互设计过程管理
虽然现在有许多公开的开发方法,但是我们主要关注LUCID(合理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他为设计过程定义了六个阶段:
- 预想:将所有带有组织策略的涉众的日程以及“极端可用性”的需求加以调整,发展一种清晰、共享的产品场景,具体化概念草案。
- 发现:研究用户以决定高端的用户需求、术语和智力模型。
- 设计基础:发展概念设计,创造关键屏幕画面原型来传达视觉形式。
- 设计细节:将高端设计加以充实,形成完备的详细说明书。
- 构建:通过回顾和后期来改变管理方式来支持生产过程。
- 发布:通过有力的推广来支持用户向新产品的过渡;进入最后的可用性测试。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