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序

现在航测普及度高了,不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亦或是研发人员,经常拿到一些测绘成果,上面标注着对应的高程基准。

1.无人机航测的倾斜模型数据成果如大疆的metadata.xml

2.拿到的控制点,也会有对应的高程基准如85高程基准

在做各种数据融合的时候,经常有点懵。

相关概念又确实比较抽象,本文尽量基于自己的理解,能让初步涉及此概念的朋友有个认知,能够大概知道遇到的数据参数是什么含义。

如下图的+5773究竟是什么意思

1.几个概念

大地水准面:也是重力等位面,不规则的曲面,陆地地区无法测量或很难测量。

海拔高: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也称为正高。

似大地水准面:对大地水准面的模拟,在海洋地区与大地水准面一致,在陆地高海拔上去差异较大。似大地水准面是可以测量的。

正常高:地面点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参考椭球面:通过长半轴、短半轴确定,几何意义上的面,与投影相关。

大地高:地面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GPS测量的高程值就是大地高。

2.全球水准模型(如常见的EGM96)

全球水准模型就是上面大地水准面的数字化信息,按照指定的格网大小,记录了这个格网下水准面和椭球的关系

EGM96,是一个可以获取到具体信息的开放性的模型。

85高程基准,主要是中国区域的水准模型,不对外公开,只能去测绘部门申请

3.水准面试如何测量出来的

一般是海边验潮站作为0点高度,一站一站用水准仪(当前点位的水平面和椭球面是不平行的)去做测量,得到的是水准面的高度值。

再次明确:水准面的概念,不是规则面,垂面不指向地心

如下图,连续测量得到的结果,不是一个规则面。

4.GPS定位和高程基准的关系,能否换算?

参数化的内容都可以换算。这就是水准模型存在的意义。

我国常用的高程基准:“1956年黄海高程”、“1985国家高程基准”、“吴凇高程基准”和“珠江高程基准”。

国际上常用的高程基准:EGM2008,EGM96等

由于水准面是起起伏伏的,所以在不同的似大地水准面之间进行转换,每个地点的值是不一样的,不是通过一个公式就能搞定的。

需要拿到高程基准对应的高程文件(注意85高没有公开渠道可获得的高程文件,需要找测绘主管部门去申请)。

只需要大地高-高程异常值就可以了。

看下GPS、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

构建了一个虚拟椭球,终端设备(如手机、无人机)向多个卫星(基于地心坐标)发信号,得到接收站的球面坐标。Z值是基于椭球的是椭球高

5.高程基准的继承

如果做航测时,你拿到的控制点是某个高程基准下的(如果没有明确告诉建模软件你的高程基准),那你的模型成果也是某个高程基准下的。

建模期间,刺点配置坐标系及高程基准(如果配置了高程基准),输出模型可单独配置坐标系和高程基准,当然这是建立在开放的高程基准之上(如EGM96,5773)

Logo

欢迎加入 MCP 技术社区!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前行,一同解锁 MCP 技术的无限可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