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模型分析法之功能性

适合性

功能测试适合当前这个软件,需求人员来把控的;

提醒测试人员需求中的功能在被测试软件中都要有,即:所有的需求都要被开发,防止漏开发。

至于这个需求是否加到被测软件中,由需求人员把控,以及需求评审控制。

准确性

被测软件提供的功能要正确,即:被测软件能正常使用

互操作性

先分析被测软件和其它软件有无交互,如果有,针对交互进行测试

保密安全性

先分析是否有敏感数据,再分析被测软件的安全级别要求高不高。

如果有敏感数据,安全级别要求高,就需要进行安全方面的测试。

银行系统:需要测试

质量模型分析法之易用性

易理解性

提醒测试人员在测试时注意界面上的信息显示是否容易理解

易学性

先分析有没有帮助文档、用户手册,如果有就需要测试——文档测试

易操作性

提醒测试人员测试被测软件操作简便,即:操作上要简单、步骤少,用起来顺手

吸引性

提醒测试人员测试时要考虑软件的外观(排版、布局、色彩、大小)


质量模型分析法之效率性

对于性能测试:一般有压力的情况下才需要测试性能。

软件的压力:

多用户带来的压力,主要测试服务器端的抗压能力;

大数据带来的压力,主要测试服务端数据库的抗压能力;

时间特性:考虑用户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使用软件是快还是慢

资源利用率:一般考虑的是服务器的资源消耗情况(CPU、内存)

质量模型分析法之可移植性

适应性

提醒测试人员在测试时要注意被测软件能否在不同的环境使用,主要是适应不同的客户端环境,即:测试客户端的兼容性

B/S:不同浏览器

C/S、单机版:不同的操作系统

易安装性

先分析有没有客户端,如果被测软件有客户端,就需要测试客户端的安装;

易替换性

升级:从低版本升级到高版本

两种:直接覆盖(不卸载旧版本直接安装新版本)、先卸载旧版本再安装新版本

共存性

也是兼容性的一种,但是测试的不多

提醒测试人员在测试时要考虑被测软件和其它同类型软件或者有关联的软件能在一起使用,相互之间不影响。

质量模型分析法之可靠性

成熟性

一般是和时间有关系,提醒测试人员:分析被测软件是否有长时间使用的情况,如果有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测试——稳定性测试

容错性

提醒测试人员在测试时要考虑软件有容纳外来错误的能力

外来错误:输入进去的错误,即:输入的非法数据(属于功能测试中的异常测试)

易恢复性

当前的运行环境出现一些问题后,被测软件的应对能力——可靠性测试

Logo

欢迎加入 MCP 技术社区!与志同道合者携手前行,一同解锁 MCP 技术的无限可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