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技术学习
利用一个或多个建模技术与工具,完成实际的经营过程到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定义的转化,所得到的定义就是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过程定义。 过程建模方法学 值得思考的问题: 工作流系统运行的底层通信基础结构。Corbar,dcom,java都可选,但从分布式,安全,容错,可靠等方面考虑,没有好的方案。 标准化问题。不同厂商有不同的工作流模型,定义语言,api,
·
利用一个或多个建模技术与工具,完成实际的经营过程到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化定义的转化,所得到的定义就是 过程模型,过程模板,过程元数据,过程定义。
过程建模方法学
值得思考的问题:
工作流系统运行的底层通信基础结构。Corbar,dcom,java都可选,但从分布式,安全,容错,可靠等方面考虑,没有好的方案。
标准化问题。不同厂商有不同的工作流模型,定义语言,api,不能互操作。虽然wfmc就此问题做了工作,但要实现像关系型数据库这样的标准(指关系数据库模型,sql语言)还很难。
现在的工作: api,为不同工作流系统以及工作流系统与应用程序间定义 交换格式和协议。 统一工作流模型,使不同系统的工作流定义可以相互使用。
现在的工作流模型的问题:缺乏能支持过程 定义,过程 演进,过程 分析的形式化数学模型。模型的核心当然是对过程的定义,包括组成过程的基本活动,活动间的顺序关系。
现有的模型多是从直觉出发,以图形语言或文本语言定义过程。这种方式本质还在用户的角度。无法对工作流的本质进行描述, 更无法进行分析和评价。Wf-net有形式化的数学描述,但是它对工作流模型描述的能力不够。
因为,模型的理论基础不够,所以造成工作流系统在关键特性上的问题。
工作流仿真问题:没有仿真的工作流系统是不完善的,但是现在没有相关的东东。
工作流的理论问题:
过程建模理论和建模方法,研究支持事务的工作流模型可解决一些本质问题。
模型验证:如何验证模型不会死锁(没法验证的话,可以直接限制模型的语法以避免死
锁)。
过程模型与其他模型的集成:
企业应用时,还存在功能模型,信息模型,资源模型,组织模型,甚至经济模型,
决策模型。这些模型描述了应用领域的不同侧面。如何集成还做的不好。
工作流模型应该包括:
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条件,
构成过程的活动,及活动间的导航规则,
用户需要完成的任务,
可能被调用的应用,
工作流机的引用关系,
有关的数据。
组织结构,组织中的角色。
过程定义元模型: